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六年级(收集16篇)

时间:2024-06-17 来源:

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六年级

六年级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(精选26篇)

在日常学习、工作抑或是生活中,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,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,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。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(精选26篇)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
六年级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篇1

百里不同风,千里不同俗。在新年里,我的家乡一陆丰,也有不一样的习俗。

在我的家乡准备过年时,家家到几十里买年货,要准备吃的、喝的、穿的、用的,号在新年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。

腊月二十八就开始大扫除了,家家都忙得不亦乐乎。将垃圾、灰尘扫走后,就把买的吃的摆上桌,让客人和家人吃。在这一天,已经渐渐会有客人来做客了,无论是隔一面墙的邻家亲戚,无论是百里相隔的朋友,都会赶来做客。

除夕真热闹,家家赶做年菜,到处是海鲜与酒肉的香味。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,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。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,鞭炮声日夜不绝。这一夜,在广场上会演“潮剧”,会有很多人前往观看。不仅如此,在广场上还会有人在赌“鱼虾蟹”,时不时连孩童子也会拿着十块、五块前往去赌一赌,因为过年开心。此时此刻,大部分店铺已经关门,因为都去看戏了。

正月初一与除夕截然不同。这一天,大人们都在家中看看电视什么的,只有孩童偶尔去找朋友一起玩。

元宵到临,有一个高潮到了,许多的人都蜂拥而至、三五成群到自己的亲戚家拜年,孩童子都应接不暇,嘴里不停说着“新年快乐”等吉言,然后不停收着红包,到下午时会有舞狮不断进入一户户人家,舞狮代表吉祥,意味福气来了,大家都十分乐意它们进入自己家中。

一眨眼,新年就要过去了。在正月十七过去,家乡的新年也就算过去了。学生们该去上学,大人们又去照常工作了。虽然新年过去了,但孩童还会放放鞭炮,还有零零散散的客人前来做客,大家都不舍得新年过去。

六年级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篇2

爆竹声下,扬起的是最开心的笑脸。今天是正日初一,正所谓“不求见面惟通谒,名纸朝来满敞庐”。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,最热闹的节日。

腊月初八那天,妈妈给我们煮好了腊八粥。我和妹妹别提有多开心了,时不时跑到灶台前掀开锅看看,可妈妈总说:“别掀,别掀。等会泄气就不好喝了。”煮腊八粥呢!首先要准备材料,材料有:红枣、桂圆、栗子、红豆、大米、瓜子仁、花生米……煮腊八粥要非常有耐心,这样煮的粥才色香味俱全。喜欢吃甜的可以放些糖进去。经过一大上午的精心熬制,往里加了一大勺糖,搅拌好后,迫不及待地塞进口,可我内心的贪望早已忘却粥很烫,刚准备入口,妈妈就说道:“喝粥啊,要慢慢喝,你个急性子,跟你爸简直一模一样,心急吃不了热豆腐。”我这次细细品尝,心里赞叹到:这腊八粥也太好吃了吧,大米的软糯、甜甜的红枣、可口的桂圆,与整体结合的恰到好处,真是太美味了!就这样,腊八就开心的度过了。

转眼到了正月初一了,我定的闹钟早以亮出了它美丽的歌喉,我早早起床,醒来后,发现枕头下的什么东西露出一个红红的小角,掀开一看,原来是爸爸妈妈为我准备的红包,我打开一看,是三百元。我怀着高兴的心情洗漱完下了楼,吃过早饭,爸爸就点起了长长的鞭炮,发出“噼里啪啦”的声响。

到了正月十五这天,家家户户吃着美味的大汤圆。吃过晚饭后,我们一家坐在阳台闲聊观月,别提有多高兴呢?

过了元宵节,年也就结束了,孩子们背着书包好好去上学,大人们,开始去工作。人们又恢复了年前般的惊碌。

六年级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篇3

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,爸爸妈妈带我到爷爷家玩耍。一进门,我就看见了一个个挂在桌角的粽子。看着爷爷细心的包粽子,我不由自主的问爷爷:“爷爷,我能包粽子吗?”爷爷笑哈哈的说:“当然可以啊!”

我洗完手,激动地跑到爷爷身旁,模仿着爷爷的样子,拿起两张用水泡过的粽叶,围着手指转了几圈,粽叶就变成了一个像三角形圆筒的形状,爷爷又用勺子放了一些糯米,再用手按一下,我也照着爷爷的方法做。可是我怎么也装不满糯米,我急忙问爷爷:“爷爷,你怎么轻轻松松的就装满了呢?我为什么不行?”我疑惑不解的看着爷爷。爷爷告诉我:“傻孙女,你的粽叶下有一个洞,你一装米,它往外漏,当然装不满。”我往下一看,让我大吃一惊,真的有一个洞!爷爷又教我如何才能把粽叶包紧一点,再装一勺米进去,然后把多余粽叶盖过来,这样粽子两边就有两个三角形的尖角,把两个尖角向下面一按,最后用线把盖过来的尖角和粽叶系好。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粽子。我按爷爷教我的方法包了好几个粽子,虽然包的粽子奇形怪状,但我却如获至宝,心里高兴极了,因为我学会了包美味的粽子。

包完粽子,爷爷把粽子放入锅里煮,我耐心地等待着,很快粽子熟了,我急切的查看我包的那几个粽子,发现已经煮爆开了,但是我依然开心地把它们捞出来。粽香扑鼻而来,让人口水直流。这天我吃了好多个粽子。

端午节吃粽子是家乡众多风俗中的一种,我的家乡还有好多好多别的风俗,比如中秋节吃糍粑,大年初一吃汤圆,清明节上坟祭拜老祖宗等等。我热爱我的家乡!

六年级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篇4

我家在过年时可有许多习俗呢!想知道吗?

过年前夕,家家户户手忙脚乱地把腊肉腊鱼等做成美味佳肴,在窗前、墙壁上、门上都贴着火红火红的对联和倒着的“福”字。

紧接着,只见爸爸妈妈忙得不可开交,有的买年货,有的打扫卫生,奶奶则是在街上逛街,比如买鸡或是买鸭买几只还是买其他的。

过了一会儿,奶奶终于回到家了,我看着那充满生机的五花肉,立即“口水直流三千尺”,可奶奶怒气冲冲:“不准偷吃,这是给客人吃的!”“哼!我才不稀罕呢!”我小声嘀咕着。但是我的脸上还是没有减少过年的那种喜悦。

振奋人心的时候到了,桌上摆着许多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,我的眼睛却圆鼓鼓地盯着妈妈刚刚拿走的零食,伤心欲绝,香喷喷的米饭也勾不起我的食欲感。奶奶又请了很多的人,我家可谓是门庭如市,鞭炮声也连绵不绝,客人们笑容满面,而我们这些小孩,就像是多余的,不需要的,碍眼的,为什么呢?因为桌子被围得水泄不通,夹个菜都难,连坐的地方也没有,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啊。

晚饭过后,奶奶连忙端出了一盘饺子,原来爸爸妈妈早就知道晚饭过后会有饺子,故意不吃饱,而我的肚子已经圆鼓鼓的了,只能看着他们一口一口吞噬着。但值得欣慰的是我收到了许多红包。

今年情况特殊,受疫情影响初一初二街上虽有人拜年,但也并不多。很快就元宵节了,到了这一天我们全家人都会买元宵来吃,煮的、炸的都有,到了这天,我们晚上还会看晚会,看着乏了,也就去睡了。

怎么样?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,过年时热闹非凡,元宵节那美味的汤圆也等着你来尝,你们那里呢?

六年级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篇5

俗话说“十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”,我的家在被誉为“道德之乡”——涡阳县城的一个村庄,也有独特的民风民俗,就拿过年来说吧!

大年三十俗称除夕,在这一天家家都吃肉饺,寓意是昏昏沉沉地过完了一年。在吃饺子时要比家里的人口数多盛一碗,就是希望“年年有余”呀!

除夕晚上,每家都会点上两根大红蜡烛,彻夜不灭,并且一直点燃到大年初一早上。也有人会在这一晚“守岁”,老年人守岁是对匆匆流去时光的惋惜,而小孩守岁,则是为了延长长辈的寿命。俗话说“三十晚上熬一宿,初一初二满街走。”

大年初一凌晨五、六点的时候,我们这可不是去拜年,而是去上坟。一大早,我们便动身去上坟,拿着冥币、黄纸,还有鞭炮。人们在上坟的时候,会将黄纸点燃后放在坟头前,那燃过的黄纸灰被寒风吹起,像是逝者对人间亲人的问候。

大年初一,家家吃素饺,而不会像前一天那样吃肉饺,寓意是今年不能像去年那样昏昏沉沉地过了。吃完早饭,男人通常会带着一群小孩去挨家挨户地拜年,而女人们则在家里接待来拜年的客人。拜年时,最能吸引孩子们的就是拿红包了,不过这红包得来的可不容易呢,因为这是小孩跪地磕头得来的。

随后在大年初几的这几天,吃饭都要放鞭炮,而且放鞭炮的时间都是在一天三顿饭之前,所以,这几天鞭炮声会此起彼伏,不绝于耳,显示出春节欢庆而热闹的气氛。

一个普通平凡的习俗,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,这些文化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,这些结晶需要我们继承与保护。

六年级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篇6

除夕,是春节的前夕,是一个热闹又忙碌的好时节。为了除夕,我的爸爸大清早就开始做菜。因为这是我们这里的习俗,要提前把菜做好,摆在祖先的墓前,让他们先吃。

除夕的前三天,村里人都去买年货,而我的爸爸不会,他就喜欢后买。除夕早上,爸爸把年货买回来了。我和妈妈准备把猪肉炖了。

我的鼻孔里飘进了一股清爽又恶心的味道,问:“妈妈!这里面是不是烧坏了?这么臭!”妈妈乐呵呵得说:“傻孩子,这是他在为自己洗澡。”

下午,我们家的男丁都会去祭拜祖先,其他人就在家中准备晚饭。

除夕的晚上,我特别兴奋,因为我有零花钱了。晚上天空漆黑的,一束束烟花在空中绽放,五颜六色,美丽极了。屋内,一家人围坐一起,温暖的气氛瞬间软化寒冷。

等了整整一年,终于到了,我迫不及待了:“爸爸,准备给我多少钱的红包呢?”我用手拉了拉爸爸的衣袖。

爸爸没有直接回答,问道:“你知道除夕的由来吗?”

我胸有成竹地讲:“知道。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,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。后来,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。于是年三十晚上,家家户户贴红春联,燃放爆竹,来驱除夕兽,以求新的一年安宁。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,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。”

爸爸拿出一个大大的红包奖励我:“小子,还真知道不少。给你一个大红包,作为奖励。”哈哈,有大红包拿了。

除夕,一家人一起吃团圆饭,还有红包发,真好。大家其乐融融,热闹非凡。除夕、春节,是各地的习俗,也是我们应该热闹起来的时间。

六年级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篇7

我的家乡在湖北省阳新县,这里的风俗与其它地方有些不一样。正所谓“千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”现在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里过年的风俗习惯吧。

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传统节日,虽然全国人民都过着同一个节日,但是每个地方过年的方式都有所不同,我们这里从腊月初就开始忙活了。

冬至开始大寒之前,人们把红薯从地里挖回来,然后把红薯一个个都洗刷得干干净净,加工成又白又细的红薯粉,再然后就用坛子或干净的袋子装好准备过年用。

下雪了,人们被困在家里不能出去干活,就在家里制作又香又软的年糕。制作年糕虽然费心费力但制作过程却充满了无限的欢声笑语。每次听到别人提起年糕时,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它出锅时的腾腾热气,想起它的香甜美味,想起一家人品尝年糕时的幸福笑容。我家每年做年糕的这项任务主要是由爷爷奶奶来完成的。首先将米粉放进大盆里掺和适量的水揉一揉,揉成一个个小球形的剂子,然后放进模具里将它们压成各种形状,有圆形的、有鱼形的、也有桃形的……最后将各种形状的年糕放到大蒸笼里蒸熟。一笼笼热气腾腾的年糕倒在簸箕上,让人看着就喜欢,闻着就流口水,吃一口满嘴的年味。但我们不能多吃因为奶奶说这是用来招待来拜年的客人的。

年糕做好了,人们又将五谷杂粮倒在装有沙子的锅中爆炒,做成各种各样的零食。过年的主食、零食都有了,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四,每家每户都把家中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,离过年还有几天时间,东西就都准备妥当了。

这一天终于到来了,大家都在门口贴上红红的对联,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其乐融融地吃团圆饭,正式迎接新年的气氛。这就是我们这过年的风俗。

六年级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篇8

“离家三里远,别是一乡风。”国内土地辽阔、民族海量,但每逢新年,大家都要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。

我的家乡在安徽太和县,大家当地新年的饺子别具特点。

先从饺子皮开始说起吧。饺子皮有白色的、绿色的,含义新春到来,生机盎然;还有用胡萝卜汁和面擀出来的饺子皮是红色的,象征着明年的日子会红红火火。

饺子馅的调制就更是别具匠心了,各家有各家的拿手绝活。有猪肉大葱馅的,有羊肉白菜馅的,有山药虾仁馅的,有韭菜鸡蛋馅的……真是丰富多彩、应有尽有!

饺子的形状多种多样。有些在饺子边上捏出一个个褶皱,就仿佛给饺子镶嵌上了漂亮的花边;有些在饺子边上捏一个小小的口,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“笑口常开”;还有些把饺子包成个元宝样,以此祝福来年财源广进、富贵常在。大家当地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风俗是每家每户年三十包饺子的时候,都要包一个“幸运饺子”。就是把一枚干净的硬币悄悄地放到饺子馅中,然后包起来,这个饺子要和别的饺子完全相同,哪个吃到这个饺子,他就是来年最幸运的人。

大年三十这天,一家人围在一块,我调馅,你擀皮,他包饺子,在和谐的环境中不一会就把饺子包好了。等到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时,迫不及待的大家一口咬下去,满嘴留香,别提多美味了。一家人团坐在一块,吃着香喷喷的饺子,说说今年的收获,谈谈对来年的期许,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
饺子是家乡新年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,家乡的大家每年都在期盼着它,由于它是新年的味道、是团圆的味道、是母亲的味道、更是家的味道!

六年级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篇9

我最喜欢过的是新年,今天,就让我来对你说一些新年风俗吧。

一进入腊月,走在各个小区,大家便可以看到不少居民家的阳台上挂满了腊肉和香肠,企业也挂起了灯笼、贴好了春联,到处都洋溢着春节的氛围。

“新年到,龙灯锣鼓敲打敲”,“新年龙灯游万家”这是流传在奉化的两句俗语,新年盘龙灯,从明代到今天,是奉化民间的一大传统风俗。“新年见着龙,八十老翁耳不聋。年年见龙灯,九十婆婆还能穿针孔……”古老的民谣,说明在奉化舞龙不止是一种民间艺术,还包含着对龙的图腾和对新年的祈福。但目前,大街小巷上,却极少有盘龙灯的了。

春节,从“腊八”拉开序幕,为春节做一些筹备,大多数人家要磨粉、做年糕,还要腌制和晾晒鱼干、腊肉等传统食品。奶奶也不例外,有时还拉着我帮她做活。?父母放假了,还会给我带一些“年货”。父亲的朋友都送来各种海鲜,吃都吃不完,怕坏掉,只好也送出去,基本是这家送来的给那家,那家送来给这家。

从“除夕”开始,忙碌的“年事”告一段落,大家开始享受合家团聚的美好时光,我的亲戚们都来大家家串门,喜悦的环境一直可以延续到元宵节。

“正月初中一年级”是新年。大家欢欢喜喜地早起,穿新衣、穿新鞋,以示“辞旧迎新”。早餐时,全家人都要吃汤团,含义“团团圆圆”。而且客厅的桌上一直摆满麻饼、芝麻糖、瓜子、花生、红枣、桂圆、水果等等食品,让我一饱口福。

“正月初中二年级”开始,大家便走亲访友,大家都开高兴心地收红包,而父母却送礼物、发红包。

大约到初七,父母就要上班了。而大家学生则是过完“正月十五”才报名上学,新年也就此画上了一个句号。

六年级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篇10

“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新年将至,草木纷纷凋零,窗外的柚树早已光秃秃的,像一个孤苦老人站在那里,好像冥想着什么,好像在等着什么。

此时恰逢凛冬,枯黄的树挺立在园中,光秃秃的杆子上只有零星几片叶子,对比着身旁四季常青的香樟,真像个垂垂老矣的老人一样,然而新年常来的却一直热闹,喜悦,尽管冰天雪地,大街小巷仍就车水马龙,人来人往。

万物都在等待它的到来,湖里的鱼,土中的虫,空中南飞的大雁,每逢新年,小小的屋檐下一直充满欢声笑语,包围着一个个温馨和睦的家。

寒冬里的新年从不缺席,清晨逛菜市场,随时可以看到早餐铺。最多,也最实惠的是羊肉汤,家家食肆都卖。羊肉汤色香味俱全,品尝时须先喝汤再吃肉,味道甚好。抄手比羊肉汤略贵,是极美味的,薄薄的一层饺子皮里包着鲜嫩肥美的肉丸,滑,嫩,鲜,香,非常不错吃。如果再在鲜汤里加上一勺辣椒油,一捆细粉丝,一把白芝麻,入口便会叫你张目结舌:这东西竟这么美味!

论新年,最让人心动还是晚上放烟花的时刻,乌黑的天空中,绚丽多彩的烟花与黑暗中的明星在对话,五颜六色的大球重叠在一块,五彩斑斓,闪闪发光,天空也成了光的海洋,过了一会儿,又变成了颗颗宝石镶嵌在夜幕中,最后,日渐变成一道星光瀑布慢慢地坠落下来,漂亮极了。

老家的新年还有着一个老北京的风俗。院子里洒满了芝麻秸儿,大家在上面踩的咯吱咯吱响,这叫“踩岁”,闹得筋疲力尽,睡前给大人请安,这是“辞岁”;大大家就要拿出钱给大家,这是“压岁”。

我想念家乡的新年。

六年级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篇11

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,虽普天同庆,可各地的风俗略有不同。我是榆林人,有趣的榆林春节容我与你道来。

榆林人的春节,过年前的一个月就开始了,一直到正月十五吃元宵、闹秧歌、转九曲、观灯、放花才算基本结束。榆林人讲究过富年,对于年货的准备极为重视,腊月里踏进集市会看到一派热闹非凡的红火景象。

腊月二十三的时候,榆林人要送灶王爷上天。农村有一些地方会吃上一顿猪肉烩粉捞饭,还有一些地方吃上一顿杂面,燃放烟花爆竹,送灶王爷和灶王奶奶。

最具有特色的就是忙前忙后做年茶饭。年前几乎家家做油馍馍。油馍馍是用水兑上软米浸泡一夜后捞出来,再在碾子上碾成面,再兑水揉成团,发酵一夜,然后做成环状,在油锅上炸熟即可食用了。

油馍馍讲究小巧玲珑,颜色金黄,味道鲜美,醇香可口。

榆林人腊月也要蒸白馍馍。白馍馍上还要点上可食用的红红绿绿,图个好吉利。

我们榆林人过春节准备的特色美食还有“拼三鲜”,这可是一道大菜,它烹制繁杂,用料众多,有红烧猪肉,炸丸子,炸佛手,炸酥肉,煮羊肉、鸡肉,涮片粉,蒸酥肉,水丸子,做出来后那真是稠稀相间,色香味俱全,诱人的味道让人直流口水。

榆林过年美食丰富,文化娱乐活动也不少。在我们名满天下的老街有多种文化娱乐活动,万佛楼、钟楼、鼓楼的楼台上有陕北民歌、戏曲、说书表演,街道上张灯结彩,各路秧歌表演热闹非凡,到处欢声笑语。

榆林的春节,真是丰富多彩,欢迎远方的朋友来榆林过大年。

六年级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篇12

上巳节俗称三月三,在很多地区都已经不过这个节日了,只有在南方才能隐隐约约看到它的影子。在很久以前,上巳节的时候,人们会结伴去水边沐浴,还会去郊外春游,这三月三之所以叫上巳,是因为这天是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。据说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,相传三月三是轩辕黄帝的诞辰,中原地区自古有“二月二,龙抬头,三月三生轩辕”的说法。而且这一天还得吃荠菜煮蛋,这味菜营养价值极高,美味可口。在疫情间我也总算是再一次回味了这荠菜煮蛋的味道。

三月三那天早上,妈妈正在用碗泡着四个鸡蛋,见我来了,赶忙招呼我:“可可,你帮我把那个芹菜的脑叶给摘掉,等下要吃荠菜煮蛋。”

我听完妈妈的话,感觉我正顶着一串问号。荠菜是什么?我们为什么要吃荠菜煮蛋?不是平时吃煮蛋都是吃红枣煮蛋的吗?今天是个什么日子啊?

我没再多想,帮妈妈摘完菜,又洗了洗,便看见妈妈把荠菜放到锅子里去煮,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,水也越来越调皮,调皮的都冒泡了。可怜的荠菜也变得黄黄的,原先的绿皮肤都套在水身上了,锅中飘出一种浓浓的荠菜味,飘走了的那是荠菜的魂魄。

折腾了好一会儿,汤汁同没了壳的鸡蛋泡在一起,再加上那红彤彤的枣儿,那样子,看起来十分和谐,好可爱的样子。

等早餐端上桌,都快上课了,看来是没法好好享用了,接着我就是一顿猛吃,真是有一股好新颖的味道,后来上完课,问了妈妈,我才知道,原来这是我们家乡的风俗。

“三月三,荠菜胜过灵丹。”这荠菜据说还能治头痛,不知道我这头痛的毛病是否能治好呢?现在大家都快把这上巳节给忘了,真希望这个节日能永远的传承下去!

六年级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篇13

“红狮,加油,红狮,加油!”大年三十下午,这此起彼伏的呐喊声,在我的老家各处不定时地响起,这被我们称作“二师抢红”。

在中午,我们匆匆吃过午餐,连嘴边的饭粒,菜汤还没擦干净,也趔趄跟来。一路寻着我们的行踪,步入棚子,等待着的舞狮的开始,家中大人们则在大门檐上挂起红包,待在家中,等待着舞狮的前来。

下午二点整,舞狮冲了出来,一红,一金,身上的花纹在炙热的阳光下一闪一闪地泛着银光,晃得人难以睁开眼,用手遮在额上,半眯着眼,虽慵懒,但这种喜悦的气氛,丝毫不输我们去春游秋游的劲儿。

两只舞狮起初不紧不慢地走着,有时一只从另一只身上跃过,身手迅捷,一套动作行云流水,干脆,利落,没有丝毫地拖泥带水,狮头还左右各摆几下,仿佛在表达自己的快乐。到宅邸之后才是重头戏,两只舞狮在隆隆的锣鼓声中步子先是猛的一顿相视对望一眼,两只硕大的狮头一甩,只见红狮一个健步冲上去,奋力一跳,狮嘴咬住红包了,但半路杀出一个金虎,蛮横一撞,红包从红狮嘴中溜走,依旧挂在那儿,金狮后发制人,一口咬住红包,用力一拽,红包得手了,金狮咬着半截红包正得意之时,红狮一个健步猛冲,从金狮中抢走了红包。金狮的气势瞬间焉了。蔫头耷脑的转悠了几圈,眼睛死死地盯着红狮口中的红包,仿佛还是不甘心,也仿佛在为自己当时的大意而感到遗憾。红狮与金狮精彩的表演获得我们阵阵掌声,随着我们一阵阵欢呼声,队伍继续向前进。

别人的春节是在包着硬币的饺子中,而我的春节是在这精彩的双狮抢红包中,一声声呐喊,时刻在我的记忆中回响着,庆祝着新年,庆祝着团圆。

六年级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篇14

家乡的春节,是一年当中最美好的日子,在这一天,亲朋好友,左邻右舍互相拜访,小朋友们凑在一起玩,其乐融融。

中午,奶奶要拿出她的拿手绝技:面。她亲自揉面,搓成条状,再放汤里一煮,香味都可以飘出去好远。奶奶边揉面,边跟我讲起了故事:“你知道为什么生日和过节要吃面吗?”我摇摇头“不知道啊。”她笑了笑:“因为这个代表着除夕之夜,无论相隔多远,工作有多忙,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,吃一顿团团圆圆年夜饭。有时实在不能回家时,家人们也总是为他留一个位子,留一副碗筷,表示与他团聚”“哦,原来我只听妈妈说过,也不太知道呢。”我若有所思。

晚上,大家坐在餐桌旁,一起吃年夜饭。外公说:“来,云儿,我敬你一杯。”说着,拿出了酒杯。我端起了饮料:“祝您长命百岁,身体健康,万事如意。”外公笑了一下:“祝你学习进步,逢考必过。”

吃完了饭,大家围坐在电视机前,准备收看春节联欢晚会。奶奶端来了一个盘子,上面放着5个红包。“哇!”弟弟妹妹们欢呼着拿起了最厚的。只剩一个了。我把它拿起来。“啊,全是零钱!”他们看着红包,愣住了。我打开红包:“哇啊,全是一百噶!”我激动的跳了起来。奶奶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:“无论多少,都不能贪财,不能贪心,否则会引来大麻烦。”“唉!”弟弟坐地上“压岁钱又没拿到最多。”我们都笑了。

过年,长辈们反而会更忙,所以年的背后也寄托着厚重的责任,我们又长大了一岁,对于人生应该又多了一份思考。这正是过年的意义。

六年级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篇15

俗话说“十里不一样风,百里不一样俗”,我的家在被誉为“道德之乡”——涡阳县城的一个村庄,也有独特的民风民俗,就拿春节来讲吧!

大年三十俗称除夕,在这一天家家都吃肉饺,含义是昏昏沉沉地过完了一年。在吃饺子时要比家的人口数多盛一碗,就是期望“年年有余”呀!

除夕晚上,每家都会点上两根大红蜡烛,彻夜不灭,并且一直点燃到大年初中一年级早上。也有人会在这一晚“守岁”,老年人守岁是对匆匆流去时光的惋惜,而孩子守岁,则是为了延长长辈的寿命。俗话说“三十晚上熬一宿,初中一年级初中二年级满街走。”

大年初中一年级凌晨5、六点的时候,大家这可不是去拜年,而是去上坟。一大早,大家便动身去上坟,拿着冥币、黄纸,还有鞭炮。大家在上坟的时候,会将黄纸点燃后放在坟头前,那燃过的黄纸灰被寒风吹起,像是逝者对人间亲人的问候。

大年初中一年级,家家吃素饺,而不会像前一天那样吃肉饺,含义是今年不可以像去年那样昏昏沉沉地过了。吃完早饭,男性一般会携带一群孩子去挨家挨户地拜年,而女性们则在家接待来拜年的客人。拜年时,最能吸引小孩们的就是拿红包了,不过这红包得来的可困难呢,由于这是孩子跪地磕头得来的。

随后在大年初几的这几天,吃饭都要放鞭炮,而且放鞭炮的时间都是在一天三顿饭之前,所以,这几天鞭炮声会此起彼伏,不绝于耳,显示出新年欢庆而热闹的氛围。

一个一般平凡的风俗,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,这部分文化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,这部分结晶需要大家继承与保护。

六年级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篇16

所谓“百里不一样风,千里不一样俗”。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我家绍兴的民风和民俗吧。

绍兴是水乡,鱼米之乡,大家绍兴有很多风俗和特产,都是非常不错玩、非常有趣的。

这里的风俗是相当有趣的。正月十五的时候要闹元宵的所谓闹元宵就是看花灯、猜灯谜。在4月1日是大家的愚人节,在这一天里,就是要开高兴心得过,无论如何也不可以生气,特别是上当受骗是,譬如其他人约你吃饭,到了相约的时间,其他人还没有来,你只能自认倒霉一个人吃饭了。6月1日是六一,是孩子子们最喜欢的日子,在这一天里小孩们可以疯狂玩耍,无拘无束。9月10日是教师节,所有些学生都给老师送鲜花送礼物物,这是老师最幸福的一天。10月1日是十一国庆节,每年的十一国庆节都会有一个典礼,那是为庆祝建国才搞的仪式。12月又称腊月,在腊月三十,是大伙最忙的日子,这一天大伙团聚在一块。

不只这里的风俗特别有趣,这里的特产也特别丰富。绍兴最有名的两个字是“臭”和“霉”,臭是一臭,臭豆腐;霉不是倒霉的意思,霉是二霉,一霉是霉千张,二霉是霉干菜。绍兴还有几件特产,一件是扯白糖,你别听它名字里有“白”,但它刚开始是黄色的,白是扯出来的。还有一件是腊肠,是用猪肉和猪肠在腊月做的,所以叫腊肠。大家不可以光顾着吃,绍兴还有一些好玩的特产,一是乌毡帽,二是乌篷船,我把它们称为“二乌”,2、乌最好玩。可以边划边看风景。

绍兴真是一个好城市,作为绍兴人,成长在这样漂亮而又富有个性的地方,我感到荣幸,我要保护大家的土地,保护大家的家园。

【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六年级(收集16篇) 】相关文章:

宽容六年级作文(收集9篇) 2024-06-17

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六年级(收集16篇) 2024-06-17

我的二年级作文(收集9篇) 2024-06-17